2007年10月19日,华盛顿大学医学院(University of Washington,Department of Medicine)的Samuel I. Miller教授应邀来我所和重点实验室作了题为“Studying clinical bacterial isolates to define mechanisms of infectious disease”的报告,介绍了绿脓杆菌在囊性纤维化病人慢性感染过程中的遗传学突变及这种突变的临床意义。
Samuel I. Miller教授主要从事细菌致病性以及与真核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在Science、Nature、Nat Immunol、EMBO J、Genome Biol、Mol Microbiol、Proc Natl Acad Sci USA、Cell Microbiol、J Bacteriol等专业期刊中发表了110多篇文章,并获得多项奖励和专利。
条件致病菌绿脓杆菌在囊性纤维化(CF)病人的慢性呼吸道感染过程中发生遗传学改变,其中一种常见改变是失活lasR的突变。lasR编码一种转录调控因子,接受高丝氨酸内酯信号后活化急性毒力因子的表达。lasR突变株在慢性感染早期出现于CF病人呼吸道,因有特殊碳源和氮源而获得生长优势。这种生长表型证明细菌代谢适应性在慢性感染过程中的重要性。LasR的失活也导致β-内酰胺酶活性升高,增强细菌对头孢他定的耐药性。LasR功能丧失可以作为CF病人呼吸道慢性感染早期阶段的标志,对于抗生素敏感性和疾病进程有重要临床意义。Miller博士强调了在感染性疾病的监测和研究中,流行病学、临床以及实验室研究者之间的密切合作以及相互的提示,能够促进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报告结束后,Miller教授与听众进行了讨论,并参观了实验室。
通讯员 张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