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重点实验室霍乱组在Journal of microbiological Methods上发表题为“Comparison of different electrophoretic parameters of Pulse-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for Vibrio cholerae subtyping”的论文。该研究中,对霍乱弧菌利用不同电泳条件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了不同条件下产生的分子分型指纹图谱之间的相似系数,从中确定了具有最大区分能力的电泳条件。这种分析方法能为其他细菌分子分型标准化方案的确定提供参考。
在传染病监测中,为反映病原菌的变异、暴发流行中的菌株差别以及进行分子进化分析,需要对病原体进行分子分型。另外作为传染病监测网络,需要这个网络中的不同实验室采用一致的方法进行病原菌的确认和分子分型,使不同实验室的分型结果具有可比性,便于信息交流,为此需要建立标准化的分子分型方案。PFGE是其中一种高效的分子分型技术,重复性好,区分能力强,结果的解释更直接,被推荐作为多种致病菌分子分型的参考方法,在疾病暴发调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病原菌分子分型监测的国际化网络PulseNet的基本技术。PFGE用于细菌分型时,电泳条件的选择是影响分型结果的重要因素。如何确定一个电泳参数为最佳条件是需要首先明确的问题。但是以往PFGE电泳条件的确定主要依靠肉眼观察条带的分布情况,没有一种客观评价其优劣的方法。该研究就是试图寻找一种客观、可靠的确定最优电泳条件的方法。研究中选择了不同年代不同地区的O1群El Tor型和O139群霍乱弧菌为测试株,以NotⅠ内切酶对霍乱弧菌染色体酶切,分别以对酶切后的DNA大小片段具有不同区分能力的4种电泳条件做PFGE分析。对给定菌株的分型图谱的聚类,以具备最小的相似系数、这些菌株间图谱差别就最大、则该电泳参数对这些菌株的区分能力最强作为原则,利用相似系数的秩和的群组比较和两组比较检验,比较了每种电泳参数所得图谱的相似系数,选出最小的一组相似系数对应的条件,确定了此条件对测试株有最大区分能力。
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在霍乱弧菌进行PFGE分析中筛选优化电泳条件的分析过程,这一分析方法和过程也同样能应用于其它细菌确定分子分型的最佳电泳参数的选择以及最佳内切酶的选择,从而建立网络中标准化的方案。
该文第一作者是重点实验室的张京云,其他作者包括重点实验室的刁保卫、崔志刚、章丽娟、徐建国研究员和阚飙研究员,以及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张娜。重点实验室阚飙研究员为责任作者。该研究受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课题(2003BA712A05-04)资助。
检索信息为:
Journal of Microbiological Methods. 71 (2007) 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