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2-13日,由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举办的“传染病应对团山论坛”(简称“团山论坛”)第五届学术年会在北京举行。此次论坛邀请了来自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赫尔辛基大学、日本九州大学和香港大学等多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开幕式由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诊断组PI张建中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徐建国作为大会主席首先热烈欢迎各位与会嘉宾参会交流,并回顾了团山论坛举办的背景,强调重申了举办团山论坛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在传染病应对日益严峻的今天,举办传染病应对团山论坛不仅是一种学术交流形式,更是一种应对传染病的国际互助与协作模式。通过前四届的团山论坛,我们已经和众多国家、研究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今天,我们更要努力通过团山论坛搭建的平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去做好中国的传染病应对与控制工作,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团山论坛不仅在细菌性传染病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整个公共卫生领域的学术桥梁作用也将日益凸显。
此次论坛特别关注了传染病检测与监测、病原体诊断及高通量分析、细菌耐药及院内感染问题,与会专家就以上问题做了深入的讨论,内容涵盖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志贺菌、沙门菌、结核分枝杆菌、布鲁氏菌、耶尔森氏菌、肺炎支原体、香港海鸥形菌、幽门螺杆菌、霍乱弧菌和其它致病弧菌、艰难梭菌、大肠杆菌O157:H7、百日咳、军团菌、无形体和布尼亚病毒等多个领域。专家们就MRSA的传播与扩散、微寄生物群落的相互作用以及宿主种群的易感性、病原菌的细菌学、生理学和致病性等问题作了专题报告,并就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重点实验室各课题组希望通过团山论坛的平台,逐步建立起更好的合作关系与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为传染病应对的能力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自2008年举办第一届团山论坛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团山论坛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开放性学术交流平台,通过这样的平台我们不仅希望能学习到国外的先进理念与技术,更要努力培养我们自己的队伍,团山论坛不仅是向外学习的过程,更是自我培训的过程,在这样的平台上,更多的年轻人获得了与国际著名学者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五年来,团山论坛学术年会,共邀请了来自美国、比利时、荷兰、法国、瑞士、澳大利亚、日本、芬兰、英国等十几个国家与地区近百名的国际知名专家与学者,涉及的专业领域包括鼠疫、炭疽、霍乱、猪链球菌、空肠弯曲菌、大肠杆菌O157:H7、脑膜炎奈瑟氏菌、耶尔森氏菌、土拉热弗朗西丝菌、流感嗜血杆菌、弯曲菌、百日咳、结核分枝杆菌、福氏志贺菌、布鲁氏菌、巴尔通体、幽门螺杆菌、沙门氏菌、莱姆病、军团菌、艰难梭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无形体、媒介生物和病毒等几十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