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网站!

实验室介绍

>>更多
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

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疫情控制

2006年全国克雅氏病监测总结

克雅氏病(CJD)是人类的一种朊病毒病,感染因子为一种不含核酸的蛋白粒子,主要侵袭人的神经系统,并引起脑组织的退行性改变,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痴呆,分类上可以分为遗传型、散发型、医源型以及与疯牛病密切相关的变异型克雅氏病(vCJD)。克雅氏病虽然发病率较低(1-2/百万),但因具有传染性和100%的致死性,特别是vCJD在全球不同地区不断地出现,全球报道病例数已达200例,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及时掌握克雅氏病在我国的发病情况,动态观察该病的分布特征,2006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启动了克雅氏病的监测。2006年克雅氏病监测网络共接收病例标本80人份,分别来自监测点的北京、上海、重庆、陕西、天津、贵州、安徽、吉林、广东以及非监测点的新疆和河南,较2005年报告病例数增加了41份,较2004年增加了71份。送检的80份病例中,结合临床表现、临床辅助检测和CJD实验室检测做出以下诊断:散发型克雅氏病临床诊断20人,占报告病例的25%;散发型克雅氏病疑似诊断16人,占报告病例的20%;另外,还发现一例家族型致死性失眠症(FFI)家系,2人发病;一例家族型克雅氏病家系,1人发病。2006年监测点中首例病例报告日期为1月11日,最后一例病例报告日期为12月29日,无明显的季节聚集性。病例职业分布较为广泛,以工人、农民、干部为主。病例平均年龄为61.2岁,男女比例为21:15,病例长久居住地的分布符合散发型CJD的特点。
通过对2006年克雅氏病监测结果的分析,对克雅氏病病例在监测点的分布情况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发现了在监测工作的不足,这些监测数据对于克雅氏病的下一步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讯员:王桂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