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由南开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主办,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办的全国公共卫生学科发展院长论坛在南开大学召开。4位院士和20余位来自中国疾控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华预防医学会、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的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和知名专家与会研讨。
论坛开幕式上,天津公共卫生与健康联合研究院、南开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揭牌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建国受聘两所研究院院长。
陈君石院士作学术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科技总顾问陈君石作了题为“新冠肺炎与食品安全”的学术报告。他强调,当前没有新冠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的证据,不必过度恐惧,但仍需要警惕食品污染的威胁。陈君石提到,近期北京、大连等几次新冠病毒暴发事件,最初都与海鲜和肉类食品销售、加工场所有关。分析发现,北京和大连的疫情毒株与武汉和北京四月以前的毒株不同。
“我们分析,北京的疫情来源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可能是人传人,可能来源于一个外来的无症状的人;另一种可能是进口冷冻海鲜或其他食品,由于被新冠病毒感染,人接触被污染的食品后发生了感染,随后发生了人传人。”陈君石说。
陈君石表示,想要证明病毒通过食品感染人,需要从食品上分离培养出活的病毒,现在没有此种证据。目前正在做大规模的调查,但还没有任何证据。另一方面,通过食品感染人也存在剂量因素,并不是碰到一两个病毒就会感染,需要一定的病毒量,这方面同样没有任何证据。
“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特别是疑似食品来源的病毒感染,需要基于科学。加强食品安全预防意识的同时,不要过于恐慌。我们建议遵守世卫组织保证食品安全的五点原则: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保持安全温度、清洁的水和食材。”陈君石说。
徐建国院士作学术报告
徐建国院士在学术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反向病原学相关研究。他指出,传统的病原学研究思路是首先出现传染病,分离可疑微生物,通过柯赫三原则确定病原体,进而发现传染源、确定动物宿主、易感人群和传播途径,研究诊断方法和开发疫苗药物,最后制定预防控制技术策略。反向病原学的研究思路则是主动发现命名新的微生物,评价其对人致病性和公共卫生意义,基于此提出未来新发病原体目录,开展诊断、检测、疫苗、预警和预测等研究,最终预防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
徐建国说,在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病原学初步评估工作中,也引入了反向病原学的思想。如果严格按照柯赫三原则,新冠疫情病原体确定,至少要在动物实验完成之后,那就是几个月以后的事情了。可是,疫情防控需要抢时间,时间就是生命。当时,只有三分之一患者的标本检测到病毒序列,病毒培养物的测序工作还没有完成。国家疾控中心、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三个团队都从同样的标本检测到病毒,提供的8条病毒基因组序列几乎完全一致,系统发生学分析表明是一种新的病毒,和SARS、MERS病毒不同。专家组认为,可把病原体初步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明确疫情控制的方向。
徐建国介绍,目前已发现的细菌和病毒都不足1%,大多数致病性微生物尚未发现。2012年以来,徐建国团队致力于喜马拉雅旱獭、藏羚羊、秃鹫等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微生物的研究,发展了细菌宏分类组学方法,发现和命名了数十余种新的细菌和病毒,研究发现高原野生动物携带大量病原微生物(细菌和病毒)和大量未被发现和认识的未知微生物。
“一些动物的正常菌群是人类的病原体,比如秃鹫肠道携带大量产气荚膜梭菌;喜马拉雅旱獭携带几乎所有种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包含多种毒力基因,拥有较古老的ECOR组别。此外,青藏高原野生动物携带出于演化早期的病原体,如旱獭携带喜马拉雅型蜱传脑炎病毒,新型甲肝病毒,以及不分节段的小双节RNA病毒。”徐建国说。
徐建国介绍,反向病原学的成功案例包括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温州病毒,山羊无形体、荆门蜱传病毒等研究,都是先发现病原体,后在临床或人群中发现病例。而青藏高原野生动物携带的细菌,如旱獭埃希氏菌,携带一个质粒,编码和志贺氏菌高度同源的三型分泌系统和其他毒力基因,动物试验结果提示也是潜在的病原菌,至少是潜在的动物病原菌。
徐建国指出,未来人类病原体大部分为自然疫源性。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社会与地理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人类与野生动物、昆虫等媒介动物的接触机会不断增多。这些在自然界长期存在的病原体,一旦突破物种屏障传播到人和家畜,就会造成新发传染病的频繁发生,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进而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开展野生动物微生物组学研究很有意义。
“新发突发传染病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我们需要主动思维,开展反向病原学研究,预防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徐建国说。
沈洪兵院士作学术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医科大学校长沈洪兵,从全球癌症流行趋势、中国癌症流行趋势、中美癌症现状对比、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和中国癌症防控战略五个方面,分享了国民健康的重点问题——肿瘤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沈洪兵介绍,在全球全因死亡人数中,肿瘤位列第二,2018年列居全球癌症新发病例数前五位的癌症是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和胃癌;列居癌症死亡病例数前五位的癌症是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和乳腺癌。
大洋洲、北美和欧洲的发病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北美和南亚的发病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因癌症造成的死亡负担上升趋势最快,但癌症生存率在近10年内有一定提高。近15年来,国内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和女性乳腺癌等“富贵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食管癌、肝癌和胃癌的发病率等“穷癌”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1990至2017年间,全球癌症死亡率上升了25%,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癌症是由遗传特征和生活习惯共同作用的复杂病因疾病,2017年导致我国癌症死亡的六个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烟草、钠摄入、空气污染、肥胖、饮酒和水果摄入不足。2013年联合国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至2030年包括癌症在内的慢性病死亡率下降三分之一,从预防、治疗和健康促进方面推进人类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健康完好。
“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至2030年实现癌症5年生存率和高发区重点癌症早诊率的显著提高,和癌症过早死亡率的显著降低,肿瘤流行病学的研究,机遇与挑战并存。”沈洪兵说。
陈薇院士作线上学术报告
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薇作线上学术报告,介绍了当前备受关注的新冠肺炎疫苗研究进展。
陈薇说,3月16日是人类抗击新冠病毒一个重要的日子。当天,我国新冠疫苗获批临床,当晚完成接种。此次疫苗的快速研发是研究组基于埃博拉疫苗成功研发的思路以及工作基础。该疫苗属于单针接种起效疫苗,3月16日在武汉108名志愿者中开展了一期临床试验。4月12日在武汉开展了二期随机双盲的临床试验,共有508名志愿者参与,并且引入了安慰剂组。令人关注的是,本次试验取消了年龄限制,最年长志愿者是84岁。后期“揭盲”发现,这位高龄志愿者在疫苗组,且成功产生了抗体。
5月22日、7月20日,研究组在《柳叶刀》分别发表一、二期临床结果。结果显示,单次接种该重组新冠疫苗28天后,99.5%的受试者产生了特异性抗体,89.0%的受试者产生了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有望为人体对抗新冠病毒感染提供“双重保护反应”。
陈薇说,疫苗研发需要生物学家和产业科学家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与世界各国达成团结协作。
论坛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副院长、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邬堂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院长舒跃龙,中山大学医学院(深圳)院长郭德银分别作了题为“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人感染动物流感病毒:通用疫苗或为解决之道”“新冠病毒的生物学特征和药物研发”的主题报告。
当天,与会专家学者还围绕公共卫生领域研究热点、公共卫生学科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