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们疾控人,疫情就是冲锋号,到了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了。让我们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气,直面挑战,躬身入局。”即使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我现在还记得刚看到这条微信时的悸动心情。我是1月23日接到通知作为中心后备专家参与新冠疫情防控工作,1月27日主动报名参加新冠肺炎疫情督导。作为一名具备党员身份的疾控人,对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义不容辞。刚接到任务时心情比较忐忑,一方面对于需要承担的督导工作缺乏足够的底气,担心不能完成任务;另一方面是当时对于新冠的传播性如除空气传播外其他传播途径的研究还不充分,自己对于防护是否能够保证绝对安全还存在疑虑。
1月29日-2月1日,我与卫健委的相关领导、广州省第二人民医院的临床医生一行四人组成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第二十一督导组,对重庆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督导。在短短两天的时间里,督导组对定点医疗机构、非定点医疗机构、市县两级疾控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农贸市场、养老机构、机场和火车站等13家医疗机构和其他单位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督导。在对定点医疗和非定点医疗机构的督导工作中,我们实地走访了发热门诊,了解发热门诊的设置和医疗废物的处理情况;与隔离区的医护人员交流,了解他们的防护情况和工作流程;与医院感染科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于防护知识的宣教情况。在农贸市场的督导工作中,我们随机与商家交谈,了解市场中是否存在动物的交易和市场消毒措施的情况。在对市县两级疾控中心的督导工作中,我们及时了解疾控中心的试剂储备情况以及开展检测工作的防护情况。
进入发热门诊前的准备工作
经过两天的督导,我们最终形成了“关于对重庆疫情防控督导情况的反馈意见”,并与重庆市主管领导进行了座谈,介绍了我们在督导中遇见的问题和改进方法。这次督导对于中央了解重庆市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力推进了重庆市的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公共卫生人员,在这次督导中我重点关注了疾控中心在疫情防控中的工作情况,依靠中国疾控中心专家的支持,我及时解答了市区两级疾控中心在疫情防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在最终的督导报告中突出疾控中心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
2月16日,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我接到通知,到武汉开展工作。作为组长,我和中心的其他三名同志以及西藏自治区的一名公卫专家组成国家流调和巡回督导组,到武汉市新洲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有了重庆督导的经历,我对武汉的工作充满了信心。经过一上午简短而细致的培训,2月17日,我们一行40余人踏上了前往武汉的火车。在火车上,大家相互鼓励,交流经验。作为已经参加过督导工作的人员,我给各组长介绍了我的经验,提醒大家工作重点和防护重点。
利用从武汉火车站到新洲区的路上时间,我与新洲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交流了当地疫情的形式。抵达新洲区的第二天,我们与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交流,介绍新洲区防疫工作的流程和我们的工作内容和组员的特长。在接下来的2天里,我走访了新洲区18家医疗机构,包括定点医疗机构、医学隔离点、乡镇卫生院等,全面掌握了当地的疫情防控形势。
根据当地的防控形势和疾控中心的工作需要,我们一组五人主要协助区疾控在流调、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督导、消杀等方面的工作。当地的疾控人员在疫情防控中做了很多艰苦和细致工作,但是对于疫情整体形势的分析、工作重点的梳理、体系文件的形成等方面缺乏足够的认识。我们的工作是从国家的角度提出自己的建议,在这些方面给出专业意见,并对当地的疾控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当地疾控人员的水平,为科学防疫做出自己的贡献。时间过的很快,我在武汉抗疫前线已经10天了,相比与疫情早期,武汉疫情防控工作已经从无序走到有序。在新洲,我看到了一个个疾控人员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身影,有这样无所畏惧,迎难而上的疾控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坚信我们有能力也一定会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内控制住疫情。
与新洲区疾控工作人员交流
与新洲区疾控人员交流消杀工作流程
与定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交流
(新病原组 金东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