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网站!

实验室介绍

>>更多
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

SKLID猪链组在 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上发表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发表论文

SKLID猪链组在 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上发表文章

2009年2月,重点实验室猪链组在 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上发表题为“Clinical, Experimental, and Genomic Differences between Intermediately Pathogenic, Highly Pathogenic, and Epidemic Streptococcus suis”的论文。本文介绍了最近引起疾病暴发的菌株(ST-7)与高毒力菌株(ST-2)以及中等毒力菌株(ST-25)在临床,实验室以及基因组方面的差异。

2005年,在我国四川省曾经发生过由猪链球菌引起的猪链感染疾病的暴发,但是猪链球菌的致病机制一直未知。MLST是常用的分子分型技术。用MLST技术可以把目前全球范围内分离的猪链球菌分为94个序列型(sequence types,STs),其中ST-7是引起四川猪链感染疾病暴发的菌株。同时发现,全球分离的猪链球菌应用MLST可以分为两个克隆群。所以将ST-7菌株与两个克隆群的代表菌株进行比较有助于揭示ST-7的来源以及与其它序列群菌株的差异。

本文中对毒素休克样疾病分离猪链球菌和脑膜炎分离猪链球菌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毒素休克样疾病早期分离血清中的IL–1,IL-6, IL-8, IL-12 p70,干扰素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高于仅有脑膜炎症状分离的血清。ST7菌株感染小鼠的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高于ST1 或 ST25菌株感染。基因组组成方面,ST1菌株比ST25菌株多132个基因岛,其中包括5个毒力岛,而ST7菌株比ST25多5个基因岛。本研究表明,中等毒力菌株ST25进化成高毒力菌株ST1,ST1继而进化为ST7菌株。ST7菌株可以产生大量的炎症因子,从而导致毒素休克样疾病。

本文责任作者为徐建国研究员。叶长芸研究员、郑翰博士、张集博士、景怀琦研究员、王磊博士和熊衍文博士为同等贡献作者。


通讯员:张晓嫒